本文出自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0RBpZleTFh7TYpDOcRMGlg--/article?mid=18847%26prev=18848%26next=18836%26l=a%26fid=13 網絡轉發,如有侵權,敬請告知刪除!
☆~心中小孩 ~☆
每個人心中,都有一個小孩。
敏感、害羞、不安、依賴、沒有安全感。
在很早很早的時候,你曾經是這樣的一個小孩。
然後,
在你漸漸長大時,爸爸媽媽跟你說:
「你長大了唷,要勇敢一點、獨立一點!」
老師跟你說:
「上台講話要大方一點!」
小朋友跟你說:
「那麼大了還要媽媽抱,羞羞臉!」
於是,
你很努力地,
不想再做原來那個敏感、害羞、不安、依賴、沒有安全感的小孩。
即使在你很害怕時,
你努力地讓自己變得很勇敢;
即使在你需要被擁抱時,
你還是很努力地故做瀟灑,
假裝自己很獨立;
即使你的心受傷了,你硬是努力地告訴自己:「沒關係!」
但是,你知道嗎?
在你忙著長大時,
在你忙著變得獨立、變得大方、變得人見人愛的同時,
你心中那個小孩依然還是敏感、害羞、沒有安全感的。
於是,
你只好把他藏起來,藏在你內心很深很深的地方,
因為,你不想讓別人看到那個敏感、害羞、沒有安全感的小孩。
他被你藏得很深很深,
甚至你都忘了你把他藏到哪兒去了。
但是,小孩是不可能被藏住的,他一直存在著。
被忽略了的小孩會變得很頑皮,他會跟你玩捉迷藏,
常常會趁你不注意的時候,出來搗蛋,
他想要引起你的注意,希望你好好疼愛他。
所以,
在你努力地表現你的大方、獨立的同時,
你還是會不小心地,偶而變得任性、不講理、傷害別人;
你心中那個不被你疼愛的小孩,
他很孤單,
他會偶而掙脫出他的牢籠,跑出來,告訴你,他很孤單。
所以,
即使你身邊圍繞著許多愛你的人,
在獨處的時候,你依然有種失落感,
有種莫名的孤獨感。
因為,
你感受到,你的某個部份,是被忽略、不被疼愛的,
那個部份,就是你的心中小孩,
而唯一能和他講話、能疼愛他的人,就只有你!
有空時,
多多去跟你的心中小孩講講話,去抱抱他,陪他玩,
讓他知道,不管他多麼地不安、害羞、依賴,
你都永遠愛他。
P.S. 在非正統的心理學裡面,
有「心中小孩」這樣的一個名詞,
是由每個人的童年經驗沈潛成為潛意識的一部份。
外在的表象,不見得就是一個人原來的模樣。
這或許是因為環境、生活壓力...等因素,
為保護自己而戴上的面具。
%26nbsp;
- Mar 17 Sun 2013 09:17
☆~心中小孩 ~☆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